N024 – None

低效地工作了一天之后去接分享会结束的茶,开车经过五个隧道后到厦大。从家到厦大附近是之前近两年的通勤路径,有两种选择都在25公里左右。其中一条路线是在进岛后从城市中心穿过,需要经过3个隧道;另一条就是今晚的路线,走环岛干道,沿着这座岛的东岸绕到西岸。走这两条路径是不同的心情,从中心纵贯的那条路叫「成功大道」,有些商务气质,但相对近一些,我通常会在下班回家时选择走海边。当时每天的来来回回,就是这个笔记项目Routine Fragments(往返笔记)的来由。因为都要经过好几个隧道,高峰期堵车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就像是工厂里输送管道塞满了的货物之一,这并不比把挤公车地铁比做沙丁鱼罐头来得多高级。

刚才我用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一边看脱口秀大会的总决赛,一边写完了一篇非常荒诞的短篇。它其实是我临时接下的一个展览项目的一部分,用一个荒诞的互动方式来讲一个大众内心的问题。这个短篇说白了是宣发中的一部分,而我想通过写作的方式参与进去,因此就将一篇物料变成了一次挑战荒诞的创作。如果顺利的话,大概8个小时后它就会被推送了。

我其实有在回避一些可能性,就比如这次荒诞的创作。它的内容、属性、风格,都不在我给自己预设的范畴内,轻松甚至扯淡。即便已经决定要这么写了,还试图把一些不那么轻松的意涵藏进去,在过程中估量那些所谓深刻的意涵的比重与埋进去的方式,能不能被接受。写完之后我有些醒悟,我仍然在思考的其实是荒诞的内容是不是符合「人设」的事情。

和很多朋友聊过关于「人设」的话题,在微博的碎碎念和之前的诗里、播客里也都有提到过。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个对自己的人物设定,或是在不同场合中的身份转换,我也一样。非常明白这几乎可以算作一种社交技能,是一种实际需要,也因此会敬佩那些真的always keep real的人。当意识到这些的时候,我就试图去打破过对自己的限定,就比如在微博上的日常话痨,比如醉酒后的不控制,也比如去写一些直觉判定我写不来的内容。其实也就是尝试将自己的不同面向都公诸于众,而不去维持一个最理想呈现的状态,比如我也看土偶和土创(没有任何贬义)。

在用两个小时写完那篇我原本判定写不来的荒诞短篇之后,我坐在客厅地上只用了10分钟就写完了目前这些文字,并且决定会发出来。在去接茶的路上,开出最后一个白城隧道驶上演武大桥的时候,我就预设了今晚要写一篇笔记,但也不知道要写些什么。这个笔记项目的除了记录在往返家中和其他地方路上的想法之外,也有一些篇目是这样在路上被预设出来的。

那大概是我全厦门最喜欢的一段路,在缓行的时候我试着拍下一张照片(不要学我),但果然是那么模糊的。

2019.09.23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