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13 – Fireworm ​​​

突然想了解英文如何描述中文的成语,我查了「物极必反」的汉英词条:

Things will develop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when they become extreme.

那天接到一个来自伦敦设计公司的电话,询问其中一款产品的走线和安装方式,面对语速飞快的英音有些应答困难,因此请对方邮件沟通。问对方是在哪儿看到我们的,没有回答。每天的订单上都会有收件人的名字,有些名字可以猜测到父母取名的用意,或是母亲的姓氏也在其中,或是生长的地域如重庆的客户名字里有渝,湖南的客户名字里有湘。

处理订单安排发货的过程中,我慢慢记得了这些名字,谁的东西还没发,谁买了什么,甚至对应上他们的淘宝ID。可这些人到底是谁,他们在过着怎么样的生活,我一无所知也并不重要。但这短暂的交集和好奇让我觉得,自己还好。

每天上班一出门,看着拥堵的道路和胡乱加塞的车辆都觉得非常烦躁,尽管如此穿越整座城市坐到工位上的漫长路程也终究是习惯了。创造价值和创造意义的选择题也仍然困扰我在进行更多无意义也无价值的自扰,那是我无法自控的部分,也影响了我的生活和工作。但在对那些陌生姓名的好奇中我些许找回来了一点,可以算是「物极必反」的光亮。

可能目光会更加恳切,握手更坚实,拥抱更用力,拍拍肩膀的意涵也不比以往。可这又回到了过去,在一切热忱的思想都还没有被消磨,棱角依然锐利目光如炬的时间里——那些原本是义无反顾的状态里——这就是我捕捉到的物极必反——又或许很快就会消逝。

每天都有非常多细碎的思想在大脑空闲或负载的状况下涌出,它们也像漂浮的碎片。我尝试去捕捉和记录,但也确实都太微不足道了。比方少年时会想的,究竟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抛掉那些日复一日为之努力的虚拟的数字串之后,你是谁;在抛掉所有物质依凭和情感羁绊之后,你是谁。少年时这些问题可以陪我度过一整个夏天,而现在只是间歇抽搐一下的闪念罢了,并被我认为微不足道。或许我也可以以此劝慰自己,作为一个准病人得以享受的,是这些伴着自责的反省,带来的一种病态快感。它们是无解的,穷其一生你所能想象的结果也无非寥寥,并且多半并无二致。打住吧,既然都有了结论,但愿不至于又变成睡眠匮乏的引子。

是亿万分之一,也是平淡无奇。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